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品质工程  | 省物化课程基地
我校学子蝉联全国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大赛团体特等奖
    2019716日至20日,第七届江苏省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竞赛(JSYPT-7)暨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邀请赛(NYPT-3)在苏州大学举行,共有来自江苏省、四川省、上海市和台湾省的18支队伍参加了比赛。717日和18日进行的团体赛中,我校代表队“金中PT军团”凭借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现场发挥,在三轮比赛中脱颖而出,继去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竞赛团体赛特等奖以后,再夺特等奖(第一名)

2.jpg

WeChat 圖片_20190725122938.jpg

我校派出了8位队员参赛,由丁洋老师带队。代表队的成员包括陈子睿、高子瞻、王杭之、陈璟璇、胡拂、周梓言六位同学。其中队长陈子睿还获得最佳评论方的荣誉。719日进行的个人赛中,徐鲲鹏和陈宇轩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为比赛画上圆满的句号。

3.jpg

江苏省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竞赛是一项面向江苏省高中生的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竞赛活动,旨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物理素质及创新能力。该竞赛活动始于2013年举办了首届江苏省青年物理学家辩论赛。历届参赛者中有多人次在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内外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物理优秀人才,在中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竞赛水平,促进全国高中生之间的广泛交流,2017年起该竞赛活动开始面向全国范围的高中生。本届竞赛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并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了竞赛委员会。

 

 

附:参赛感想

为金中荣誉而战

陈子睿

从很早就开始准备省赛了,备战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任何一场比赛。

暑期集训,重新分配赛题,我带上研究将近一年的循环摆、牛顿摆,又接了完成度较高的飓风球,三道赛题皆是比赛热门,我也志在掌控比赛,拿下高分。然而准备过程中问题频出,于是几乎每一个下午,队员们都在实验室,与老师一起深入研究,与物理日夜为伴。

比赛本身,是一个建立自信与收获成长的过程。卫冕冠军的身份让我们倍感压力,国赛最后一场的遗憾犹在昨日,为学校荣誉而战的激情与热血时刻鼓舞着我们,这些都让此次苏州之行变得意义非凡。

三场比赛,我们连遇强敌,但金中队员们展现了超高的比赛水平和极强的团队精神,用严谨的物理理论及模型分析、精妙的实验设计、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富有智慧的讨论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评委的赞赏。

再次由衷感谢学长学姐及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学长学姐顶着高三的压力,花费大量时间来帮我们看赛题报告,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分享自己的经验技巧。物理组的老师们帮助我们分析理论,设计实验方案。可以说,没有他们便没有金中PT军团今天的成绩。

最后,祝愿金陵中学IYPT校队在今后比赛中再续辉煌。

 

我们是骄傲的金中人

胡拂

PT比赛对我们这群热爱物理的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是一次全方位锻炼自己的机会,从口才、思维,再到答辩、拓展,我们都得到了提升。

从本质上,我们是求学求知之人,我们需要学者那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过程中,善于抓住思维碰撞的火花。其实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取决于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并且要与自己驾驭的知识能力相匹配。对于PT人,我们当然需要给予理论和实验相同的地位:实验永无止境,学识永无彼岸。

参加PT的比赛,队员们的压力都很大。我们付出了很多,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熬夜赶制ppt,熬夜分析讲解即是常态。虽然这占用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兴趣之所在,这些付出是心甘情愿的,也是值得的。很高兴,付出得到了收获;也很开心,收获了友谊。我们永远是骄傲的金中人。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指导,感谢同袍的鼓励,感谢对手,感谢自己。

 

队友的鼓励给了我自信

周梓言

作为一名初次参赛的新队员,本次经历还是十分刺激的。首先是遇到了七八年不遇的正方三分钟汇报(当然这题作废了),接着是来自南外国家队成员的挑战。

其实当时内心真的是慌得不行,但是老队员直到上场前的一秒钟都在我旁边给我加油鼓气,让我不要太紧张,这一点,给了我面对强队的勇气。虽然在正反方讨论环节以及反方汇报中,我被反方辩手的气势及实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但是我依旧自信面对,尽量招架住对方的质疑,并寻找机会进行反击。享受比赛的过程还是很爽的,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时,输赢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对一道赛题的深入讨论才是最令人陶醉的部分。最后此场比赛的得分虽然略低于南外圆桌武士队,但是个人已经很满意了,因为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我从这场比赛中也确实学到了很多。

当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回顾着白天的赛事,准备着第二天最后一轮的比赛,虽然大家眼角都有藏不住的疲倦,但是大家仍热情投入,争取做到极致。

以上是我对此次比赛的追忆,希望金中PT军团能继续承载着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希望与梦想继续前行。

看着laptop里塞满了赛题的各种资料,想起凌晨两点昏昏欲睡准备赛题,以及赛完后大家游戏中的默契,这就是追梦少年郎啊。

 

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陈璟璇

20189月,我加入了金中IYPT社团。

第一次进入物理实验室,我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后面柜子里上百万的传感器,更让我对这个社团肃然起敬。

刚开始,老师让我们自行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从当年赛题中选一道进行课题研究,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循环摆,因为高一刚开始大家对力学知识都比较熟。这个课题的实验装置很容易搭建,理论相比其他题目也较为简单,但对于刚迈入高中的我们,还是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

我记得当时我们小组成员经常放弃中午午休的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录视频,也从一次次实验中发现了很多文献中没提到的现象并加以分析。我们逐渐战胜了对全英文文献的恐惧,学会沉下心来一点点阅读与计算,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完善。是对真理的追求,支撑着我在每一次实验失败之后有从头再来的信心,让我在看到恐怖的超长公式与论文时,有认真思考的勇气。

金中PT军团之所以赛绩那么好,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拔队员十分严苛。我从半年前就梦想着能进入金中PT军团代表学校去外地参加比赛,因此我格外努力。

我很幸运,参加了金陵中学IYPT社团。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