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品质工程  | 省物化课程基地
借助DIS实验提升学生探究的层次

借助DIS实验提升学生探究的层次

 

南京市金陵中学 210005 崔卫国

 

摘要:DIS实验使中学的实验教学和探究手段更加丰富,利用DIS实验图线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实验元件的特性,在元件重组中学生的思维受到激发,而实际的测量图线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合理开发DIS实验教学中的价值是当前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DIS实验 图线感知 元件重组 猜测与验证 探究层次

 

现代化的实验手段正逐步迈入寻常课堂。随着DIS实验介入中学实验教学,研究物理量的变化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抽象走向形象,物理现象更易于凸显,测量也更加便捷。研究电磁振荡时,我们常常借助演示电流表研究,指针的左右摆动反映了振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但振荡图线并不能形象展现,对周期性的研究更是显得勉强。然而,通过DIS实验却能很好地记录电磁振荡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巧妙利用并高效发挥这种图线在教学中的功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层次。现就DIS实验图线在研究电磁振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简要介绍。

1、利用DIS实验图线充分感知电感和电容元件的i-t特性

首先让学生组成每两人一个小组,连接图1-1的电路,用DIS实验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记录电感对电流的阻碍特性,并对图线中展示的i-t特性作出初步解释(见下表实验12);再以同样的方法研究电容充电和放电的i-t特性(见下表实验3)。

 

实验

元件所在的电路

电流传感器:i-t图线

学生解释

1

电感L与电源E构成回路

11

12

电感在电流增大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

操作:开关S闭合,记录电流表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现象:通过电感L中的电流在通电瞬间从零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值。

2

电感L 与电阻R构成回路

21

22

电感在电流减小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

操作:开关S先闭合一段时间后突然断开,记录电流表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现象:通过电感L中的电流在断电瞬间从最大值逐渐减小,最后达到零。

3

1)电容C与电源E构成充电回路;(2)电容C与电阻R构成放电回路。

31

32

充电时电容端电压逐渐增大是电流减小的原因;放电时电容端电压减小造成电流减小。

操作:开关S先合向1,再迅速合向2,记录两个电流表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现象:充电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放电时电流逐渐减小。

小组进行DIS实验测量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特性,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预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这是学生敢于探究未知的“基础”!

2、提出探究话题,激发学生在知识重组中研究新的问题

学生对电感和电容的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老师抓住时机提出新的问题:若将图31中的电阻R换成电感L(见下图41),当开关S1合向2后,你能在右图42中大体画出电流表中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吗?试试看!


将电阻元件换成电感,电感对电流的阻碍特性在新的组合中究竟发挥怎样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受到激发,讨论的兴趣加浓,教学实践中发现一般有这样的几种猜测:

这些猜测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普遍反映,他们有着不确定或模糊的理解,尽管存在很多幼稚的想法,但每一个学生的解释都获得了其他同学的鼓励。

这种巧设悬念,不经意间引导着学生进行合理猜测,就象春雨润物,虽细无声息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运用所学并积极构建新的知识。

 

3、对比实验测量图线体验验证的快乐,而新的疑问提升了探究的层次

同学们的猜测,哪一个更加接近真正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利用电流传感器描绘图41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吧!

大多学生很快用DIS实验系统描绘出i-t图线,如图6


新的实验图线立即呈现在眼前,同学们有的高兴、有的惊讶、有的感慨、有的深思......,这时,老师抛出新的话题:你看到了什么?你验证了什么,你又有哪些新的疑问?说出你的发现!

......

“最初的电流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图53的猜测是对的!”

“电流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征!”

“周期似乎相等!”

“电流的振幅不断变小!”

“电流的方向在改变!”

“好像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

......

对比反映实际情境的实验图线,学生的视觉受到刺激,思维被调动,表达的欲望上升了,发现的问题不断增加,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于是,对LC振荡电路规律的探究便迎刃而解。若进一步用DIS实验系统记录不同组合的LC振荡电路的i-t图线,还可以推测影响振荡周期的因素。

    总之,DIS实验图线可以快速形象地反映物理的内在规律,这正是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实验系统优越于传统实验的地方。这种高质量测量图线的生成既成为师生对话的桥梁,又成为研究实际问题的资源,更有助于学生根据实际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可见,合理开发DIS实验在中学物理中的教学功能将是我们广大教师的职责,它将成为学生提升探究问题层次的有效工具。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